担任国网如东公司运维站常务副经理的秦勇今年只有37岁,小平头、瘦高个儿,目光炯炯有神,言谈充满自信。参加工作15年,他从一名普通的调度员,到负责设备运行维护的技术“大拿”,再到完成多个专利发明和变电技术改造项目的创新“大师”,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成长轨迹呢?
秦勇并没有直接回答笔者的提问,却谈起了这几天的工作。前段时间我们研制一种专用的CAN总线光纤转换器,将CAN网络转换为双绞线和光纤两种传输介质混合传输,从而解决干扰引起的通信故障。秦勇对目前的效果较为满意。
这个设备可是集中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但投运以来它的测试数值就经常出问题。秦勇发现原设备的工艺设计有瑕疵,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经过对国内相同设备运行情况的分析,秦勇大胆提出技术革新方案,彻底解决了通信CAN抗干扰问题。
质疑海外名牌设备舞台设备定制,自己动手加以调整,对秦勇来说已不是新鲜事。2005年5月刚刚当上变电技术负责人时,一家变电所的油路开关曾让秦勇犹豫不决。因运转多年,这套设备的活套段经常发生渗油,每次处理都要4个小时以上。是疲于救火还是彻底根治?他反复考虑,萌生了改造设备、“拔病根”的念头。最终,由秦勇担任技术负责人的改造非常成功。第一次“冒险”经历的成功,对秦勇是莫大激励。
从那时以来,秦勇先后解决生产难题260多项,开发并投入运用了13项创新成果,获得省公司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优秀成果2项舞台设备定制,省公司优秀QC成果4项,南通公司优秀QC成果6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讲到这些创新的秘诀,秦勇直言“生产一线是最好的创新舞台!”秦勇还总结出一套“创新要点”:经常出现故障的地方,产品没有达到用户要求或国际先进水平,与国内外同行对标存在的差距等,都是改进创新的重点。“说白了,创新的起点和源泉在于发现问题,而生产一线给了我们最好的机会!”他说。
目前,秦勇创新工作室已经挂牌6年多,整洁明亮的室内除了各种荣誉证书,更多的是《机械设计手册》《电气工程师手册》等常用书籍,电脑里还存放有全县各变电所设备的图纸和数据。“平时碰到难题,大家来这里查查资料、碰头磋商,多数都能快速解决。”工作室成员石磊说,这里都成会诊设备的前哨“指挥所”了。
新疆拓丰舞台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舞台机械、舞台幕布的生产安装。其中舞台机械包括:台上机械、台下机械、升降舞台、伸缩舞台、旋转舞台、活动假台口、灯光吊笼、灯光吊片、对开幕布系统、电影银幕架、升降系统、电动吊杆机、多层缠绕吊杆机、单点吊杆机、单层缠绕吊杆机、一次排绳卧式、立式滚筒式电动吊杆机、变频调速拉幕机、电动对开拉幕机;阻燃舞台幕布有:大幕、二幕、会幕、纱幕、天幕、横侧条幕等,是国内较早规模较大的舞台设备制造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