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舞台设备模型 乡村剧场的6种创意风格
17 作者:拓丰舞台 2023-06-30 15:40:48

重磅推荐:【西安站】2023年4月7-9日中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暨文商旅标杆项目实操高端总裁峰会(可在文章尾部查看)

乡村剧场,对于本地人和外地人都是必要的。在当下已成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乡村旅居、微度假和露营地的标配性产品。首先,乡村剧场源于市场需求,是乡土生活体验最集中、最精彩、最浓郁的场所;其次,从古至今,乡村的每一个村落都有聚会、开会、表演社火的地方,既是自然孕育的,又是历史形成的,其中蕴含着特定乡村的人间烟火和地域风情。

乡村剧场,已不同于过去任何一个时代的乡村活动场所,而是契合当下市场的一个升级产品,因为随着历史变迁,消费人群、活动场所、产品内容等都已发生根本的改变,乡村“剧场”舞台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一个表演场地舞台设备模型,有的以天地为舞台,有的以自然为舞台,有的以场景为舞台……它可以成为一处休憩场所,也可以成为一个地标景观和建筑场所,设计的风格更需要极具创意。乡村剧场作为乡村文化的活力空间和文化载体,重在传递本土文化,连接人与人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共鸣。基于此,打造一个极具创意的乡村剧场,需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市而变、与时俱进。

No.1 天然场所

1、浙江松阳竹林剧场

毛竹林

坐落于浙江一千多海拔的松阳县叶村乡古村落横坑村,被漫山的毛竹所覆盖。毛竹林是当地的产业基础,也是当地文化和旅游的重要资源。

毛竹林

毛竹韧性极强,且下弯一定程度依然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于是在较平坦的空地上,将四周毛竹井然有序地拉下,围合出一个穹顶,便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竹林剧场。

竹林剧场

剧场时常会有音乐会、戏曲表演等不同形式演艺活动。同时,可以供人们休憩、娱乐、休闲。

2、意大利山崖天然剧场

意大利Cefalu地区有一处山崖,很是壮观。于是以大自然为背景,除了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之外,设计团队还对该地区的历史、人造景观的结构特点以及山崖的地形和现有环境做了仔细分析,并将这些元素融入到此次的设计中。

该项目中剧场的设计方案是之前举办的设计竞赛中的第一名,场地中的大部分结构质量都比较轻,加上多种当地传统的文化元素,使得整个场地看起来古典大气。

随处可见的石灰岩将场地半边包围起来,像采石场的一部分,没有经过任何人工修饰的绿色植被在岩石中间生长起来,一切都是最自然的流露。

3、比利时水景雕塑舞台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以西61公里左右的霍伦德里斯(Hollendries),有一处名为sint arnolduspark的古老公园。它建立于19世纪末,因独特天然泉水而闻名。现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公园内,新增这样一处景观:它是休闲建筑,也是舞台场景,还是引起游客们反思水在景观中重要作用的雕塑。

舞台外形呈半椭圆的穹顶结构,建材选择具有较高耐水性且颜色深浅不同的雪松;内部复杂、精密,通过隐藏的相互连接的水管、人造花洒,形成滴答滴答循环落水的效果。

奇特的是,这些落水声舞台设备模型,在半穹顶内由于圆顶形状产生了回声,高低不同的滴答声,好似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动态音效。

半穹顶的前方有一片平坦区域,既可以供游客们玩赏嬉闹,又可以进行舞台表演,举行庆祝活动等等。

No.2 功能性场所

1、斯科尔巴剧院广场

斯科尔巴是斯洛文尼亚最古老的小镇普图伊附近的一个小村庄。近几年的城镇化导致通行道路不均衡发展,村庄缺少清晰的公共地面布局。项目决定建立一个村民活动中心和社交空间。整个项目,从最初的构想到完成,都是由居民本身的积极性驱动的。

在空地的中心放置三角型表面,以此将铺砌的表面与草木环境分开,定义了未来的社交空间。

地面采用狭窄的通道连接道路,两个几何形状的铺装略微倾斜,从而使活动空间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将所有用户的视线引向中心。

增加小教堂和看台,创建一个内向的乡村广场。

通过均匀的平面截断升高,形成虚拟屋顶的结构形式。

整个结构均由白色混凝土制成。简单元素和大体量的结合,创造了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空间。

2、爱沙尼亚夏季剧场

这个户外剧场是为爱沙尼亚夏季的12出表演所建立的,希望营造出私密,舒适的空间,建立观众与演员的直接联系。设计将舞台本身做成景观,与公园、树木、池塘融为一个整体。

其轻盈的木质造型能满足舞台灯光多变的效果。材料选择上,建筑师选择了50*50mm的木条,非常好的天然材料,易于拆卸,并在未来有无限的使用可能性。舞台面积280平米,配置420个观众座位,12场表演结束后,舞台将被拆卸。

3、巴西圆形多功能舞台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一所天主教大学校园内,有一个圆形可自由移动屋顶的多功能舞台建筑。它的跨度为17X12米,总覆盖面积为200平方米,设计师以竹为原料,通过使用物理模型和计算机模型进行交互,在屋顶采用弯曲和紧缩效果较好栅格网格混合竹结构,既能承受外部较大的重力,又能以两个竖立的脚架实现支撑功能。

屋顶内的栅格模块以相距0.5m重叠不连续排列,巧妙实现了舞台内空气流通和自然采光效果。另外,屋顶外部材料是带有预应力(丙烯酸)膜,可以有效防止日晒雨淋。

整个舞台涉及移动式预制模块、全景网格和移动升降装置等,组装过程不需要起重机和重型设备,建造过程也是完全可拆解的。因此,有人称它的生物基质超轻型结构系统可与先进聚合物的现代符合结构相媲美。

自舞台建立以来,这里不仅常常举办活动、表演、讲座,还是很多学生或大学工作人员户外休息和阅读的休闲场所。

4、美国创意生态舞台设计

Pickathon Music Festival是起源于1999年,美国一年一度的主题体验音乐节,其坚持无废料、无塑料的生态可持续的观念,催生了这个充满创意的生态舞台。

舞台是由520个木制回收运输托盘和6000个螺丝钉搭建而成的,高度在40英尺 x 60英尺(约12.2米 x 18.3米)左右,以蛇形弯曲形状展开。

整个舞台,从背景、座位到装饰,都由这些可回收木制托盘组成,简洁质朴,浓浓自然乡风扑面而来,艺术性十足。

更值得一提的是,Pickathon主题音乐会结束之后,整个舞台没有留下任何废弃物,这些木制运输托盘又回到了运输产品线,完成它的日常运输工作。另外,舞台运营期间采用太阳能、堆肥设施及回收装置等,充分保证了整个舞台的生态可持续性。

5、芝加哥“萧城”剧院

芝加哥“萧城”剧院是Ragdale Ring 设计竞赛中的一个作品。竞赛要求参赛者去重新设计一个芝加哥艺术社区里的霍华德·范多伦·肖的1912年表演场地。“萧城”剧院这一作品引用Shaw的建筑特点,同时创造一个声学放大的表演场地。

该项目由二十个靠垫和一个木盒子组成,这一设计起到了双重目的,既容纳了这些靠垫,又用作户外表演的舞台。项目起名为Shaw Town,形式简单但融入了丰富含义。

靠垫的几何形状是设计师建筑设计里经常使用的图案,从中提取部分分离的结构来构成迷人的形状,从而鼓励人们与建筑进行相互交流。

对于这些靠垫,你可以骑、踢、拥抱、躺或依靠,鼓励游客在对设计师所设计的建筑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仍能从中发现设计师设计的建筑的影子。

舞台设计前面部分采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包括雏鸟轮廓,构造装饰,和三个分组的重复。

No.3 符号性场所

西班牙Mallabia 小镇剧场

西班牙巴斯克自治区Mallabia小镇广场,是一个多功能场所。

项目并不是去创造新空间,而是要恢复象征性空间的特殊意义。

将广场更新扩大,让更多的人去使用,为不同年龄的用户提供休闲空间。

项目包括表演座位和儿童娱乐设施。

通过更新传统空间的用途,生成符号性场所。从它们的品质、传统、风景或记忆中提炼空间。

No.4 探索性场所

1、江西万安夏木塘村“ Q村剧院”

江西万安夏木塘村“ Q村剧院”是同济大学团队参加“ 2018年第三届国际大学建设竞赛”的设计作品。

从露天小剧场的概念出发,探索剧场空间模式与乡村公共行为的多种可能。

形成多功能的复合空间:表演、游戏、聚会、放映、展览等。

用当地的竹子建造,结合声光控制系统,提供交互式体验;配备太阳能落地灯和喷雾冷却装置,改善微气候的同时打造舞台效果。

2、荷兰LOUD SHADOWS

LOUD SHADOWS是专注于用塑料充气膜建造“气泡”形态Plastique Fantastique建筑工作室为2017年Oerol 艺术节在岛上森林打造的临时舞台,为荷兰作曲家、声音艺术家 Kate Moore、古典演奏组合 The Soltz 以及当代舞蹈公司 LeineRoebana 共同呈现出一个艺术表演创造的实验性舞台。

Loud Shadows主体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白色的气泡、一个全透明气泡和一个白色透明相间的圆环。设计师考虑了位于Terschelling岛上Formerum森林内该地区每一棵树的特殊位置。LOUD SHADOWS的每个元素都集成到其环境中:第一个透明的球形舞台被一棵树刺穿,而第二个空间(乳白色的半透明的舞台)被挤在树枝之间,并处于阴影的投影之下。连接两个阶段的环环绕松树和橡树,在其空隙中形成第三个空间。

得益于利用了塑料薄膜,三个相连的建筑组件都呈现透明、轻盈的状态。它们也能够随时被移动位置。坐在“气泡”内的观众不仅可以在独立的空间内观看演出,同时也可以欣赏倒映入气泡内的外部自然景色。

No.5 文化性场所

江苏爱园镇可拆卸装置剧场

爱园镇是种果树的小镇,梯子是每家每户最重要的生产工具。

梯子作为一个本地的文化符号,大家共同携带工具与材料一起建造或拆除这个可拆卸装置剧场。

可拆卸装置剧场拥有一个有 生命周期去适应村民生活的转换——农忙与闲适。

梯子是乡村生活的日常,从农具到剧场是日常的活跃和升华。

No.6 精神性场所

1、山西沁源老汉洪沟村剧场

山西省沁源县老汉洪沟村旧村庄中只有四名居民,但古村落建筑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遗址中最重要的元素是院子外面的刺槐,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像神一样守护着村庄,是老村子的精神场所。

设计师将场所的新功能设置为乡村纪念堂和小型剧院,并设计了一组红色的伞状结构。

当代建筑和艺术语言的使用构成了新旧之间的对话。

2、爱沙尼亚森林舞台Ruup

在爱沙尼亚的沃鲁县,一片森林空地被重新利用为沉思、放松以及适合社交活动的空间,通过设置了三个巨型的木质扬声器,原本稍微安静的声音,比如鸟儿的啁啾声、或树叶沙沙响都会被放大,更清晰的呈现给附近的拜访者。

这个名为 Ruup 的项目是由爱沙尼亚艺术学院的一群室内建筑系学生创建,学生的设想是希望在这里打造一个森林阅读间。

整个装置直径整整超过三米,所以内部空间颇为宽敞,并能同时容纳不少人。或坐或躺、或阅读或休息皆可,又或者当作户外教室使用、甚至可以在这里举行小规模的文化活动和音乐会,同时还可以给流浪者和徒步旅行者提供一个相对温暖的庇护所。

免责声明:仅用于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及设计图片,所有转载的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知识归该权利人所有,我方对相关图片内容享有任何权利。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通知:各级政府;房地产企业、旅游开发、农业科技、特色小镇、田园康养、投资机构等重点关注!

【会议时间】:2023年4月7—9日

【会议形式】:中国 西安

【会议报名】:15050506029李老师

【参会对象】:政府机关、开发商、建设单位、运营商、规划设计机构、投融资企业及相关产业链董事长、总经理等核心高管参加

【主办单位】:北京壹方城智汇科技有限公司、汗马研习社

【峰会特色】:创新型企业家、讲创新型案例,围绕项目落地、策划规划、政策、产业,深度研讨,资源对接、抱团发展

视频—往届现场情况

#4月6日

西安千古情——沉浸式歌舞剧

#板块主题

乡村振兴最新政策及项目申报、操盘要点权威解读

#重磅嘉宾

乔润令

国家发改委城镇中心原副主任、现城镇中心副理事长、研究员,中国小城镇及城镇化研究专家

柳 俊

北京壹方城联合创始人、上海旗鉴董事合伙人、湖北先秾坛董事合伙人、壹方城乡村振兴事业群总经理

#板块主题

乡村振兴融资模式构建与营地教育、共享农庄商业模式探讨

#重磅嘉宾

陈晓超

河南德泓工程咨询研究院副院长、乡村振兴研究所所长、项目融资实操教练、德泓讲堂特约专家

周金枝

嘉禾共享农庄负责人

刘汝斯

大地之野自然文旅总经理

甘 勇

浙江棱镜全息科技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经理

#板块主题

围炉夜话 共谋发展(仅限贵宾席企业)

#板块主题

乡村综合体与乡村振兴标杆项目操盘思路、实操要点解读

#重磅嘉宾

郭 强

陕西村上文化旅游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家村河湟印象操盘顾问

霍国博

惠达集团营销副总、终南山寨副总经理

#板块主题

传统文旅升级与沉浸式文旅街区落地实操经验解读

#重磅嘉宾

郑 楠

游娱联盟创始人、簋唐楼总导演

侯娟娟

西安老城根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宋城演艺

特邀嘉宾

# 4月9日

长安十二时辰——全国首个唐风市井文化街区

袁家村——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

往届峰会游学展示

项目

考察

报名方式

1、电话报名:15050506029李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