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才培养重点项目:2019年戏曲艺术人才培养项目高级研修班(原戏曲艺术人才培养“千人计划”高级研修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与中国戏曲学院联合承办。
2019年戏曲艺术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为高研班第四期,其中“舞美班”的教学以“舞美设计与体现,工程与管理”为重心,探索戏曲舞台美术创作和体现过程中的多方面课题。
学期: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
课程设置:围绕着戏曲艺术的创作,广泛学习舞美多岗位的设计与制作体现的方法和理念;赏析优秀戏曲艺术创作成果、探索戏曲舞美传承与弘扬的学术研究方法。
教学理念:以戏剧目的谈舞美价值;以导演调度谈空间布局;以文旅发展谈特色构建。既要完美的体现设计方案,更要强调技术解决中的安全管理意识观念等。
教学模式:集中授课、远程辅导、汇报演讲、评优推优等多种模式。
授课专家介绍
韩金涛
工程师、舞台工艺方案设计师
原“总装舞台”演艺事业部创意总监。现任北京北特圣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北特)演艺事业部部长。
北特核心团队成员均来自于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由于军队政策原因,从2015年12月起,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不再承接地方项目,总装舞台核心团队进驻北特,用“总装舞台”的管理、技术、理念,全产业链的运营模式,打造全新的北特, “源于总装,传承总装;航天技术,军工质量”是北特的真实写照。
韩金涛舞台工艺方案设计经典案例:
哈尔滨大剧院、沈阳文化艺术中心、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山西大剧院、上海嘉定保利剧院等。
江西民俗风情展演中心《神奇赣鄱》、万达《汉秀》、天津欢乐谷室内秀场、宋城《炭河千古情》、哈尔滨万达《魔幻剧场》、新疆大剧院《千回西域》、东京艺术中心《千回大宋》、贵州《西江·苗界》、河南文化大厦大剧院《中原秀》、云南古滇王国欢乐世界室内秀场《七彩云南》、长沙新华联《铜官窑传奇》、陕旅《封神演义-炫战》、广西花山实景演出《花山》、广州万达大湖秀、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演出等。
授课内容
《舞台机械在演出中的应用与创新》
主持人:
今天下午我们请到了北特圣迪的韩金涛老师给我们讲座,韩老师做过很多秀,技术上可以给大家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下面我们把时间交给韩老师,大家欢迎。
△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秘书王敬琨老师给韩金涛老师
颁发“文旅部高研班专家讲师”聘书
△韩金涛老师在讲座现场
韩金涛老师通过案例分析,阐述舞台机械方案设计规律,总结舞台机械在演出中应用的特点,交流项目创作过程中的故事,思考如何配合旅游演出更好的创意及落地。
韩金涛老师首先对演讲内容所涉及到的演出场所进行了分类:
第一类为标准剧场,包括歌剧院、话剧院(戏剧场)、多功能厅和音乐厅;
第二类是非标剧场,是根据创意内容非标定制的剧场,包括室内秀场、户外实景演出和大型活动开幕式演出。
然后用案例分享了每一种演出场所舞台机械方案的心得体会。
一、标准剧场
1
歌剧院
△歌剧院舞台机械配置方案图
中国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歌剧院,舞台形式大都是“品”字型舞台,或在其基础上进行的功能增减。因其功能定位明确,且运营模式相仿,故歌剧院的舞台机械方案配置呈现出功能通用化、工艺标准化,产品系列化的特点。
2
话剧院(戏剧场)
△国家话剧院
△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话剧和戏剧演出的舞台机械工艺方案特点相似,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话剧院或戏剧场,舞台机械通常会配置升降乐池和鼓筒式转台,鼓筒式转台的直径通常比台口宽度大2米,转台中嵌套的升降台功能各不相同高档舞台设备,是此类剧场舞台机械方案设计的创新点。
3
多功能厅
△杭州大剧院多功能厅
△青岛某多功能厅
△山西大剧院多功能厅舞台机械方案图
多功能厅目前在国内剧院综合体里的使用率相对较高,因其演出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小型歌舞剧、戏曲、话剧、综艺演出、展览展示等),需要经常变换观演模式,舞台机械方案设计的目标主要是解决如何实现观演模式的变化及各种演出模式下舞台机械方案的合理性(平面大厅、近端式舞台、中心式舞台、T型台等)。
多功能厅舞台机械方案设计根据预算的高低,在实现观演模式变化的手段上有三种方法,分别为全自动化模式、半自动化模式和全手动模式。如杭州大剧院多功能厅是全自动化模式。青岛某多功能厅是全手动模式,舞台和座椅都是手动拼装组合的。国内大多数多功能厅是半自动化模式,如山西大剧院多功能厅,利用推拉座椅看台+观众席区域升降台+座椅车台的方式实现观演模式的转换。
4
音乐厅
△音乐厅
音乐厅的功能定位也比较明确,其舞台机械方案设计也是在通用性的基础上略有创新,一般会根据舞台曲线配置台阶式升降台,有条件的场地会配置钢琴升降台,上空会配置固定或可升降的反声罩。
二、非标准剧场
与标准剧院相比,非标准剧场的特点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非标剧场设计创新有两个切人点:一是观演模式创新,二是舞台技术创新。
1
观演模式的创新
观演模式创新是相对标准剧场的近端式舞台演出模式而言的。其思考点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走着看;第二是坐着看,但观众席在演出中会发生变化。
1. 走着看——重体验
△《极限震撼》
△《又见平遥》
△《Sleep No More》
△《知音号》
走着看的案例有很多,如在全国各地巡演的演出秀《极限震撼》、《又见平遥》,上海沉浸式戏剧演出《Sleep No More》、用游轮作为剧场的沉浸式演出《知音号》。
2. 坐着看——观众席变化
△《寻梦龙虎山》
△《汉秀》
△《印象大红袍》
坐着看,通过观众席的变化增强体验感的项目案例也有很多,比如《寻梦龙虎山》、《汉秀》、《印象大红袍》等。
2
舞台技术创新
无论是何总观演模式,演出创新都需要舞台机械贡献一份力量,下面通过案例解析,分享非标剧场舞台机械技术创新及应用的经验。
1.《封神演义-炫战》
△《封神演义-炫战》空间关系效果图
△《封神演义-炫战》舞台机械平面布置图
△《封神演义-炫战》剧照
为演员和道具平移出场设计了两侧的平移假山活门;为演员和道具升降出场设计了中心高速升降台(速度达0.5m/s);为呈现立体的表演空间,在中心升降台后侧设置了3套双层高速升降台;为实现特定舞美造型设置的6套多功能升降柱(升降+旋转+柱内演员升降子台);为“土行孙”设置的2套弹出式舞台;为“雷震子”设置的3D四轴维亚系统。
2.新疆大剧院《千回西域》
△《千回西域》剖面图
△《千回西域》剧照
该剧展现的是新疆各民族风情,舞台机械为满足特定剧目的演出需求而研发设计。
为了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雪崩场面,研发了前后平移车台用来运送冰山;为了实现“赤女采玉”的柔美场景,研发了椭圆形水效车台(面积130㎡,水深可变化);为表现异域宫廷盛宴,研发椭圆形冰车台(面积130㎡,冰车台含跑泉水效);为表现草原之美,研发了6套跑马机;还首次研发了8吊点旋转升降威亚和2套可交叉穿行的空间威亚……
3.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演出
△开幕式演出舞台机械平面布置图
△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实景图
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演出是2019年中国重要的国事活动之一。
本次剧场工艺设计和舞台机械方案设计的难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创意周期短。如此重要的国事活动,从开始创作到跟市里汇报不到1个月的时间。
剧场土建条件复杂。剧场邻水而建,演员流线和道具流线需重新规划,基坑开挖条件受限,舞台机械方案受制约。
制作周期短,配合专业多。舞台机械工程后期制作周期90天,现场施工周期只有40天,且横跨春节,又是户外项目寒冬施工高档舞台设备,使得该项目面临巨大的挑战。在方案设计阶段就要考虑设备加工和工程实施的可行性。
如此重要的项目,如此严峻的工期,如此恶劣的冬施环境,如此复杂的技术配合要求,需要北特发挥多年来在重大项目中积累的经验,最终完成了导演组认可的舞台机械工艺方案,包含1套中心升转台、2套钢琴升降台、6套内外环升降台,29套升降柱及2套冰屏车台装置,最终呈现给大家是2019年4月28日晚美轮美奂、精彩绝伦的开幕式演出。
王敬琨老师总结
韩老师用了许多实例,从机械技术方面,为学员们讲解了如何通过机械与技术在舞台上的应用,更好的展现舞台的艺术魅力。开拓了我们在技术与机械方面更广范的视野,为我们增添了许多的关于艺术创作的知识。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韩金涛老师。
学员提问
学员:
韩老师您好,感谢您的分享,针对文旅板块给我们上了很好一课,这一次来学习的主要是在院团做设计的,但是随着国家大战略调整,以后也可能会涉及到文旅项目,在这方面你能不能给我们一些什么建议?
韩金涛老师:
刚才这些案例中也提到了,文旅项目的创作,一般是导演先行,较早进入导演团队的应该是编剧、舞美和机械专业,确定了观演模式和创意框架以后,其他专业再逐步进入。
但现实情况是,现阶段中国的旅游演出快餐式输出,不仅仅是后期制作的工期短,前期给创作的时间也很短,所以在节目创意过程中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会有很多项目是舞美和机械先行,做出来一个个创意菜单来,由导演来点菜。面对现实,我们只能尽量去改变,但更多的是适应,怎么办?作为技术团队,我们尽量用导演思维去设计方案,多看,多总结,能博取掌声的技术就多上,不同的创意会赋予不同的灵魂,技术不怕拿来主义。
谢谢。
△学员提问现场
△韩金涛老师与学员合影
中国戏曲学院
舞台美术系